福建艦入列 意味着什麼?
今天(7日)
我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
福建艦官宣入列
中國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
這意味着什麼?
一起看解讀

“玉淵譚天”指出,在全球船舶實時地圖上,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就在我國周邊。我國的原油、鐵礦石、大豆、液化天然氣等幾乎靠海運,九成出口商品也要坐船漂洋過海,這片海是中國經濟的“主動脈”。

雖然我國已在部分關鍵通道上有軍艦護航,但受制於作戰半徑和補給周期,主要適用於近海,遠洋上,我們還缺少長期存在的能力。福建艦的入列,正意味着我國向遠海又邁出巨大一步。

在公海,航母可以成為動態“海上基地”。遼寧艦、山東艦更多承擔近海任務,覆蓋中國周邊的重要利益區。
而福建艦突破電磁彈射技術後,通過瞬間釋放巨量電能,可以數秒內將艦載機推上起飛速度,艦載機的出動效率更高。同時能做到滿油滿載出發,作戰半徑更遠。
過去受限無法滑躍起飛的預警機,也終於能登上航母的甲板,使航母探測範圍大大增加,制空半徑更大、反應更快、聯動更強。不僅能覆蓋中國重要的貿易要道 — 馬六甲海峽,更能向印度洋、西太平洋等更遠海域延伸,維護中國日益擴大的遠洋利益。

福建艦入列形成戰鬥力後,我國航母的常態化運行與部署也因此實現了第一步。
福建艦承擔制空與反艦等高強度作戰任務,遼寧艦和山東艦側重近海防禦與日常戰備巡航,形成互補的多層次作戰體系。三航母的配置初步做到一艘執行任務、一艘維護整備、一艘隨時支援。未來隨着更多航母入列,這一部署將進一步得到提升。

中國核心利益區持續有航母覆蓋,若形成雙航母編隊,也有多種組合方式,同時可以派出數十架甚至近百架艦載機,兩艘航母相互備份,艦載機進行跨艦着陸。
這並非虛張聲勢,它能讓潛在對手三思而後行,對海上貿易保護也將從近海延伸到遠洋,第一時間發現威脅、指引方向、支援護航。
福建艦的入列,其意義遠不止突破所謂的“島鏈封鎖”,這並非中國的發展邏輯。當有人還在用“競爭”“威脅”來定義國際關係時,中國用實實在在的力量,為自己,也為世界注入了更多的確定性。